第11集
越氏复位东宫受宠朝堂论礼誉王得胜
太子这边,宁国候为他筹划着借年终庆典妃嫔排位一事替被降为嫔妃的越氏复位。宁国候亲身找上礼部尚书陈元诚,以他儿子贪污受贿一事为把柄,要求陈大人上书梁帝指出庆典中排位的矛盾之处。根据礼制,太子祭天以后应手扶父母衣裙跪拜以示孝道,但以越氏如今的身份,只能列位外围,陈大人以此向梁帝陈明他在做安排时的难堪。
梁帝对越氏疼爱有加,早已不舍得她受苦,只是不想得罪霓凰而失去南境将士的军心。现在有太子求情,陈元诚为他提供了绝佳理由,宁国候又以十二年前的赤焰军事务提醒他不要重蹈覆辙,坐大臣子的气焰,复位一事成了必然。很快,梁帝下旨越氏复位,太子这方扳回了一成。
梅长苏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越氏虽然犯了事,但直接伤害到的却不是梁帝本人的利益,作为赤焰冤案的受害者,他深知他们的陛下是感受不到别人的苦处的。但这件事也让梅长苏决定将下一个目标定为礼部尚书。
在梅长苏的推动下,誉王一派的官员在朝堂之上弹劾陈大人,直指他明知礼制有误却一向不发一言。原来,在礼制中虽规定太子应手扶父母衣裙跪拜,但母亲所指应该是嫡母皇后,而非母妃。此前是因为越氏贵为一品皇妃,可与皇后一同站立陛下左右,大家才无视这一僭越之举。
梁帝欲为陈大人开脱,但誉王却提出了朝堂论礼。朝堂论礼素为正道,梁帝碍于面子只得答应了誉王所提。东宫和誉王两方人马便为了这一场朝堂论礼暗自展开了较量,双方都竭力寻找大儒家加入阵营。
另一边,霓凰约梅长苏到
夜深人静之时,霓凰拿出了梅长苏交给她的纸张与先前林殊的手札作对比,却发现字迹全然差别。她本怀疑梅长苏就是殊哥哥,但现在看来反倒是她思念心切了。
朝堂论礼很快便进行了,穆青也不负所托,在最后关头带着周玄清及时赶到了朝堂之上,并成功扭转局面,使誉王一派赢得了这一场规模不小的论礼。
第12集